黑白混沌的两仪,森罗万象的太极

  落叶维扬  

来列一个非主流书单


————————小说类————————


1.《我的团长我的团》

绝世奇才兰晓龙~天纵英才兰晓龙~《士兵突击》已是佳作,这本就是超凡脱俗的天才之作。任何词汇都无法表达我对《团长》的热爱,阅读时最常见的感想就是:为什么兰晓龙就能写出这样的句子,为什么我就写不出来……这本书居然没有评过茅盾奖真是不可思议的事情(说起来茅盾奖有一部《茶人三部曲》不错,就不单列了)。看书时觉得每个人物都活生生地立起来,实在想像不出要怎么拍成电视剧,一看电视剧,又想不起当时是怎么用文字写出来的了。国产战争剧最佳没有之一,国产电视剧最佳……有94三国在,还是加个之一吧。


本书用了一个从来没有人用过的视角来看待抗战,不是共军和国军的区别,不是英雄和小人物的区别,而是摒弃了我们熟悉的宏大历史叙事和习以为常的壮怀激烈,将保家卫国的一时激情还原为冗长而琐碎的现实,描绘出战争背景下军民众生。


这种叙事里,战争文学中原本擅长的塑造变成了解构,包括但不限于爱国将领虞啸卿,风骨文人烦啦爹……一个人当然会慷慨激昂但不能总在慷慨激昂,大部分时间他都在吃饭睡觉过日子而不是唱舞台上的大戏。书中没有跳出来歌颂任何人也没有刻意的讽喻情节,有的只是大时代潮流下各怀的小小心思与可能作出的抉择。


过去的战争文学批判再批判、揭露再揭露的都是战争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物质苦难,带来饥馑、伤亡与流离失所。和它们不同,这本书里着重刻画的是战争给一代人带去的精神磨难,使人看到理想是怎样在一次次的奋起与一次次的胜利无望中消磨殆尽。这种深入骨髓的描写也透露了兰晓龙的野心,他不再只是控诉敌人的残暴与歌颂先人的不屈,而是试图回答,造成中国近现代一百年苦难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明明是全民族的抗战,上下一心、同仇敌忾、奋勇杀敌、视死如归,换来的却是八年屡败屡战,四万万生民流离,大半个山河沦丧?


甩锅说人民太愚昧、敌人太凶残或是同伴猪队友都是不负责任的作法。过去的作品长于刻画敌人的狡猾与残忍,而我们一向是“勤劳、勇敢、能吃苦、不怕死”。近年来有些人试图为“敌人的人性”张目,也有些反思爱好者开始批判除了他之外的全体“国民性”。“自封的优点会害死我们,”死啦死啦说。我们的确勤劳、勇敢、能吃苦、不怕死,但我们的敌人,他们同我们一样勤劳、勇敢、能吃苦、不怕死,他们还比我们狡猾,他们还比我们残忍。


和那些充满匠气的作品不一样,作者从来不在文中显露自己。他不去颂扬谁、批判谁、为谁作传为谁剖白。他会在不辣喊出“弗兰人先死绝”的下一秒让他滚下去,他会在树堡艰苦卓绝的三十八天里让物资箱中蹦出一地乒乓球,而且找不到任何可以负责的人。没有比这更荒诞的了,如果有,只能是真正的战争。神奇的是作者的自律并没有使这本书产生冷眼观世的疏离,相反它饱含浓烈的情感,不是历尽苦难的悲情,也不是枪炮燃起的激情,而是一个跟炮灰团们共同经历那段战火横飞的岁月后拥有的深情。


一不小心又写成书评了,此中真意,不知所言,贴一段个人爱极的台词:

你们只会说打仗,你们军人就只会说打仗。我,我说的是问题,问题。问题不是流感菌。它不是日本人入侵带来的,问题它本来就在这儿。什么是问题?问题就是出错了。错了就是不对,不对就要改。等日本人给咱们一个亡国灭族的答案,可问题还在啊,它不会跟日本人一起被你们打跑的。我们民族的创造力、勇敢、智慧,哪去了?啊?我居然要看书才知道,我们曾经那么辉煌,无畏,开阔,包容世界,不拘一格。禅达人,没有桥,也修了和顺镇;我们祖先没有榜样,可走了整整五千年。可我却要读书才知道。不是从你身上看到的,也不是从我身上看到的,这就是问题。有问题怎么办?要改。


2.《小径分岔的花园》

一个精巧的小短篇。


起意列书单就是因为看到博尔赫斯列的的冷门小众私人书目。现如今我对一篇文章在结构和表达形式上的兴趣远超内容,《小径分岔的花园》就是很典型的内容写了什么完全不重要,重点在形式,用同样的形式写一个全新的故事也毫无问题。


如果说文章的内容常常唤起读者的感性共鸣,形式和结构则体现了作者的理性。传统作者可以将现有的表达方式玩的纯熟无比,用它来写极高明的内容,试验性的作家则一直在探索新的表达方式,玩弄不同的结构,在这个过程中发现全新的东西,以便后来人可以借助他们的框架,写出旧有形式无法表达的内容。比如《百年孤独》就告诉我们,现实照搬到纸面上总会有损耗,我们可以不写真实的事情,我们写变形的现实带给我们的感受,让读者体验到这种放大后的感觉,这是老老实实地写隔了一层纸的故事永远也做不到的。


博尔赫斯的不少小说有着很明晰的理性,甚至可以找到一种数据结构与之对应。《小径分岔的花园》明显是一棵二叉树,有趣的是这篇文章本身还有一重嵌套,运用的就是文中自己提到的写法,是无数分岔小径中的一支。看似离奇牵强的故事,对故事中的书作了解释之后,才令故事外的读者恍然大悟。


3.《看不见的城市》

看不下去马尔克斯和卡夫卡的同志们可以试试卡尔维诺。同样是探索了新的表达方式,同样有晦涩的内容,卡尔维诺的文字本身却带有一种轻盈的美感,闲闲看一篇十分有助愉悦身心。《看不见的城市》也显露出他对结构的爱好,篇章错落排布呈现出一个六棱镜一般的构造,总让我想起凯撒密码中用到的那个圆筒。


如书中的马可·波罗所言,他在讲述中到过的每一座城市都是威尼斯,反之,每个读者也能从所有城市里找到自己的故乡。


4.《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这本也不是因为故事,而是卡佛用了一种很有趣的短篇写法。他通常不写前因,也不交待后果,只用简练的笔法勾勒冲突的高潮部分。这种省略和中式传统审美中的留白还不太一样。留白的目的是意在言外,回味无穷,而卡佛则专注于冲突发生时的张力,颇具速写技巧中的快准狠。不是前因后果是因为那不重要,为引起冲突的原因细节可能不同,但总是具有普遍性的。


说到写作技能,还是列两个主流。一是陀斯妥耶夫斯基。看到《罪与罚》拉斯科尼科夫杀人前后一系列行为时的心理描写, 我就知道这属于给我三辈子也写不出来的作品。二是张爱玲。曾见人批评国内作者大多不擅准确地描写感觉,在我看来张爱玲对人物感觉和体验的描写是极其精准的,对外在的白描更是她的绝技。


5.《城南旧事》

从小爱到大的书,小时候每周末都要看一遍。列在这儿纯因情怀,就不多说了。


6.《桑那高地的太阳》

陆川他爸写的。


那谁曾批评过伤痕文学是“哭哭啼啼,没有出息”。当时的人写作尚且如此,后人来写更是隔了一层,先写主角多好,再写他多惨,仿佛人人都作了受害者,反思就有了,责任通通推出去就好,反正接锅的都是抽象概念,不会是任何一个“我”。这一本则既写出了时代给人带去的激情,也写出了人在时代中的冲突,不似文人常见的批判这个,批判那个,更多的是对自身的困惑不解,将个人命运与历史进程之间的关系描写得特别浓烈饱满。我对书里的小标题印象很深刻:红色的是血、白色的是雪、黑色的是血……



————————品鉴类————————


1.《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不跟乏走狗们掐架、不写讽刺小说的迅哥儿,在谈及文化问题时也是如此犀利。本文是迅哥儿的一篇演讲稿,将魏晋风流的表象与本质之间的关系剖析得十分明晰,兴许还微微地刺了世。若能亲聆,不知添多少趣味。


忽然想到,魏晋还只是历史,迅哥儿若是知道如今流传的民国风情,只怕能写出一篇犀利百倍的《民国风骨及金莲与阿芙蓉之关系》


2.《秋水堂论金瓶梅》

在语文课本上看到《十三岁的际遇》时,没想到有一天会读到田晓菲的学术作品。寄生在《红楼梦》之上的乱舞群魔太多,其他几本奇书则遭受各种阴谋论爱好者的荼毒,倒是《金瓶梅》靠名头能劝退不少沽名钓誉的人。《金瓶梅》作者飘忽而来,飘忽而去,百章文字中将自己藏得严严实实,这本书可以带人一点点揭开作者的私藏的小小心计,读懂《金瓶梅》的高妙之处,看到一个《红楼梦》的作者不愿去描写的,属于多姑娘和焦大们的成人世界。


田晓菲的文字一贯娓娓道来,细腻而优美简洁。书中提到诗与现实之美互相成就的观点,十分具有启发性。


—————————科普类————————


1.《从一到无穷大》

作者是大爆炸理论的创始人之一。这本书妙就妙在它恰到好处,一是从数学到物理到生物写了好几个学科,二是每一科都从基础教育课本完结的地方开始,一直写到当时的最前沿。


开篇讲数学,第一个题目就是如何比较两个无穷大数的大小。全书为了方便理解举了大量故事作例子。第一次看到的时候我还在上小学,想破脑袋也想不出来四维球体在三维空间的投影是个什么样子,后来终于借助作者所说的那个黑虫白虫钻出的“双苹果”搞明白了这是个什么东西。


因为成书时间太早,里面有一些东西已经过时了,比如虽然证伪以太的试验当时已经做出来了,作者并没有据此否定以太的存在,还提到了如何给以太理论打补丁。不过书里涉及基础理论的东西,比如相对论等等,都写得特别明白。


2.《宇宙的琴弦》

弦论科普,作者还拍了部科普片。前一半讲相对论,可能因为是近年的书,讲得比《从一到无穷大》还明白,后面讲弦论的时候要跟上就比较费劲了,大概就从概念上领会一下。几十年后等弦论也成了基础理论,后人看这本书的心情大概就和我看《从一到无穷大》一样。


3.《生命是什么》

作为一个知名物理学家,薛定谔在书中用他丰富的生物学知识回答了许多哲学问题……


虽然只是一本小册子,这本书用基础理论解释了很多看起来很深奥很本质很吓人的问题,还特别简单易懂。比如说第一个问题,生命为何如此宏观?既然一切由基本粒子组成,它们所在的微观世界为什么没有诞生生命?作者只用一页就给出了答案,而且非常令人信服。


本书的核心观点是,生命的本质就是熵减,新陈代谢就是消耗能量维持低熵的过程。《三体》里的“生命就是一手同花顺,一洗就什么都没了”和这本书有异曲同工之妙,我老怀疑大刘从这本书里得了点什么启示。由于物理学第二定律的存在,宇宙总是熵增的,因此一切终将死去。


记得当时DNA还没有被发现,但是薛定谔成功预言了基因是大分子,而且认为这个大分子并不是时人假设的蛋白质。


4.《GEB》

这书不算冷门了,看之前最好了解一点逻辑学的知识,不然很容易被一些没看懂的书评带到沟里去。作者有计算机学家,认知学家等等头衔,讨论的也是一个本质问题:“自我”是怎样一回事。他的答案是他所谓“怪圈”,怪圈导致了矛盾,而怪圈又是自引用产生的。以前我大概会觉得这是那种绕来绕去的人文类跳大神书籍,幸好是在有了计算机语言学的背景知识之后才开始看,很容易理解作者的每一个指称都是很严谨的。所谓“怪圈”,其实也是一种结构。之前看过一个科幻中篇《无中生有的三个故事》,就是这种“怪圈”的完美体现,而“无中生有”几个字,恰暗合了“自我”的诞生之意。

评论
热度(23)
  1. 共3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 落叶维扬 | Powered by LOFTER